常常會有病人問「蔡醫師….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不是不可以懷孕?」
這個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實在很難以簡短回答…
首先要知道,目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是不是穩定?
如果還是時好時壞,或是根本還處於控制不良的階段,根據國外的研究統計,約有75%之婦女在懷孕之後會進入緩解期,但是誰知道您會是這75%?
如果不幸,懷孕後因為種種原因,讓疾病活躍惡化了,這時就可能為了保護媽媽而加重藥物劑量,胎兒受藥物的影響就會增加,那您要賭一把,冒險生下來嗎?
那如果病情穩定呢?
就要看目前服用的藥物,是不是對懷孕有影響,尤其是對胎兒!
一般來說,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可以分為兩大類:
第一類是鎮痛解熱類藥物,以阿斯匹靈為最常見,雖然曾經有一些報導指出Indomethacin會使胎兒的動脈導管提早關閉、羊水減少、肺動脈高血壓,但是並沒有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之報告。而且若是劑量太大,會使生產過程拉長,且有增加胎兒及產婦出血的機率。為求慎重,在懷孕最後2個月,最好是把它換成低劑量的類固醇。但如果產後餵母乳則需要調整服藥時間。因為有20%左右的類固醇,會經由乳汁而被嬰兒吸收,因此最好是在吃藥後4小時內不要餵母乳。
第二類是疾病緩解藥(DMARDS),又稱為疾病修飾型藥物,其中又以奎寧、免疫抑制劑、環孢靈及磺胺劑最常用。
◎使用奎寧的患者,曾經有病例報告出現視網膜病變、對聽覺神經的毒性及增加流產的機率。
◎使用Methotrexate免疫調節劑,因為會抑制細胞分裂,所以會造成畸胎及增加流產的機會。
◎使用磺胺劑,即使孕婦或餵食母乳之病人服用,還沒有嬰兒受到傷害的實例發生,是目前認為比較安全的藥物。
◎環孢靈,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劑,但是它會通過胎盤,使胎兒免疫功能被抑制,而造成免疫功能異常,或是出現胎兒體重過輕,及提高早產的機會。
還有,很常用的類固醇到底能不能用呢?
類固醇是治療免疫風濕相關疾病最重要的用藥,美國國家食品藥物管理局把它歸類為B級用藥(在動物實驗對胚胎不會產生不良反應,但人體實驗缺乏對嬰兒有害之證明;或動物實驗對胚胎有危害,但人體沒有相關研究報告來證明。)
所以,目前大家暫時認為是安全的,請別看到「類固醇」三個字就心生恐懼囉!不過若服用高劑量之類固醇,胎兒有可能產生兔唇,因此也是要注意的喔!
那中醫是如何用中藥來治呢?
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,並不是用抑制或對抗的方式,而是透過中藥調節身體的免疫系統,不要失控的過度亢奮,使免疫功能回到正常,疾病就慢慢改善了。所以並不會有上面那些藥物令人畏懼的副作用,除了一些會使子宮收縮,或是容易造成出血的中藥之外,整個孕期、甚至是將來哺乳,都是安全的喔!
但最好是找一位對於中西醫學都十分瞭解的醫師,將您的病情做雙管齊下的調整,安心生出健康的小寶寶還是有希望的喔!
杏儒中醫關心您!
發表自:http://www.salus.com.tw/week_view.asp?id=33&wid=163
|